在细雨中呼喊

江南烟雨已经逐渐对我来说毫无新意可言,稀稀拉拉下个不停就像大连夏天的蝉鸣,悠长并且令人烦躁。近乎极致的节食让一个中年男子的肠胃运动陷入停滞,即使期待一个驴粪蛋落地都变得近乎奢侈,肛门的一张一闭之间挤出的屁就像是一个笑话,一个关于无法自律的人是如何在私下骗自己依然健康无比的笑话。

毛毛雨,落在身上毫无感觉,但是走个百十来米出去就能感觉到干燥的衣服已经变得湿闷不堪,头上也变得凉飕飕,突然间清风袭过的那阵寒意,让人一激灵,心情平静但是湿漉漉的,不带有泥土的清新的雨的味道,很不熟悉。边走边想,百无聊赖,耳机也不想戴上,蹲下拍张照片,屁股沟子快露出来了,尴尬的样子一定很滑稽,往后一瞧,嘿,还真有个人路过在看我拍什么,估计也是一头雾水,也可能是我想多了,并没有人会注意我,即使我这么格格不入。走过不同人家的窗前,有一屋子人嘻嘻哈哈聊天的,也有关灯静静地看电视的,还有啸叫一般的吵架,实在是没什么兴趣,还是戴上耳机走走,响起了这首Naima Bock的歌。

有时候你音乐听多了,就真的不太愿意仔细的整张专辑听完再写出什么感受,小时候是因为一盘磁带或者CD或者LP那是真的贵,也不好买,好不容易买一张专辑那肯定是要反复斟酌,买了之后再难听你也要反复听,毕竟不听你也没得听。现在可好,音乐随便听,反而根本不会在意听不听的完整张专辑了,而且也确实很多人的专辑全听完也属于浪费生命。在这种对于完整性的强迫症般的追求和以实际结果为导向的现实主义之间是无法取得完美的平衡的,那么只能是一三五二四六各随机选择一种听音乐的方式,周日用来全盘否定所有的既有方式。就你听音乐已经无法安静下来,要么寻找一种悦耳的旋律,要么为了当下的环境选择一种适合气氛的音乐,总之你不是那种毫无预设的去接触音乐,在以前我是觉得这是对装逼的一种亵渎,现在不了,这是一种自然发展的规律,装逼也是会累的,总有一天。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孙光林从小到大的生活可能充满了孤独感,那个刚解放后的年代也没什么消遣,自己养父因为作风问题被革职,自己亲生父亲是强奸犯,可以毫无道德底线的厌恶所有人并且为非作歹到顺理成章的程度,农村/城镇的低道德感可能由于大众消费的匮乏,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可能也是因为剩余精力无处释放。看到现在不管哪儿的人都在拿着抖音一通乱刷,感觉社会的安定很多也来源于此。余华认为那个年代文化荒原时人们情感的绝望,孙光林在小说里就是个看客,自己虽然经历坎坷,但也只是冷眼旁观,独自绝望。殊不知中国文艺丰富发展的真正年代还是就他们赶上了,从2000年之后,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音乐作品,全世界范围内都在急剧的下降——不管是质量还是创作自由,都被陷入了各种各样的螺旋里。

没有人再真正的花费心思去热爱一些东西,在各种app的投喂下,你喜欢什么就给你看什么,你喜欢这种观点就一直给你推荐支持你观点的信息,生生在一个又一个like底下自己堆砌起自己的信息茧房,就仿佛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日复一日的给自己挖一个深坑大墓,当你某一刻突然发现这一切自己才是始作俑者的时候,站在这个深不见底的深坑之内,徒手往上爬吗?一切都晚了。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很多人觉得这是米兰昆德拉说的,并不是,这是一个犹太人谚语,他只是在接受乐路撒冷奖的时候引用了这个谚语,这个奖是为了表扬为人类自由而战的作家,以色列颁发的,让人觉得讽刺的是,以色列现在还在中东乱炸一切。所以你看,谁不是道貌岸然的呢?没什么可自责的,都这操行。

以上。

留言